科技殡葬“互联网+祭扫”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5-18 10:07 浏览:
次
自古以来,人们以丰富多样的祭祀方式实现血脉的传承,行为的规训和家族的认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指尖轻触的“互联网+祭扫”横空出世,这是传统文化顺应网络大潮的勇敢尝试,通过祭祀场景的构建带来逼真的视觉体验,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
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今天,人类征服空间距离能力日益强大,祭扫趋向社交化、科技化和网络化发展。“互联网+祭祖”是中国文化传统与商业化营销的摩擦,自从问世以来饱受争议。有人痛批其割裂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显得离经叛道;也有人夸赞这是传统文化顺应网络大潮的勇敢尝试。
1.传统意义上的扫墓行为
传统意义上的“扫墓”便是这个道理: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家族从天南海北聚集到特定的地点,进行的特定的行为。这样时间、地点和动机的统一性强化仪式感。另外,进入陵园的庄重感、进行祭拜时的肃穆感和缅怀故人的亲切感在人们的身临其境中迸发出来,触景生情让仪式得到升华。
在结束扫墓活动后,一些家庭并没有急于赶路,而是停下奔波脚步去踏青游玩,清明时节的春意盎然的一片绿色给予无限哲思,人们通过扫墓达到了“慎终追远,敦亲睦祖”初级目的,也基本实现了对生命价值探寻的高阶目标。
2.网络祭祀行为的现实来源
所谓“互联网+祭祀”指的是借力互联网,以多媒体的表达方式展现祭祀场面。一些人诟病其“有市场、没掌声”,代扫者一边在坟头流着虚假的眼泪,一边往兜里装钞票。这样的评价可能过于主观,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半径扩大再扩大,久居异乡的人们也缺少必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个层面上,网络祭祀是一种革新。个人只有完全融入集体中并探寻到文化属性,才能够更好地自我定位和深度挖掘。祭拜祖先正是他们寻求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的重要渠道。
3.“祭祀”还是“寄思”?
人们在流动化的社会里快节奏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压力让他们无暇静下来去悼念那些逝去的人,哪怕是曾对他们有恩的亲朋。待忙意褪去,一丝愧疚涌上心头,人们开始拾起情怀去追寻远方的“他”。而网络场景的私密性和无穷性恰满足情感的宣泄地的要求。与其说这是祭祀,倒不如说是寄思。
网络祭祀俨然成为一个提供文化精髓服务的“记忆工厂”。场景构建不是服务的终极目的,场景背后的东西才是。通过场景的合理应用,文化层面的意义呼之欲出,最终演化成一种输出的价值观。
结 语
诚然,颠覆和传承并存的网络祭祀要让多数人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时代在变迁,改的是手段,而一成不变的是情感。作为一种被消费的文化神力,网络祭祀的民族精神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增强。从此,祭祀扫墓不是一个人的孤寂,因为场景使然,也因成百上千的人在为之贡献智慧。